OLED電視

OLED電視
有機發光二極體(英文: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縮寫:OLED)又稱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英文: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縮寫:OELD)、有機發光半導體,OLED技術最早於1950年代和1960年代由法國人和美國人研究,其後由美國柯達公司及英國劍橋大學加以演進。索尼、三星和LG等公司於21世紀開始量產,與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為不同類型的產品,前者具有自發光性、廣視角、高對比、低耗電、高反應速率、全彩化及制程簡單等優點,但相對的在大面板價格、技術選擇性 、壽命、解析度、色彩還原方面便無法與後者匹敵,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可分單色、多彩及全彩等種類,而其中以全彩製作技術最為困難,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依驅動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被動式(Passive Matrix,PMOLED)與主動式(Active Matrix,AMOLED)。

有機發光二極體可簡單分為有機發光二極體和聚合物發光二極體(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兩種類型,目前均已開發出成熟產品。聚合物發光二極體相對于有機發光二極體的主要優勢是其柔性大面積顯示。但由於產品壽命問題目前市面上的產品仍以有機發光二極體為主要應用。

最早的OLED技術研發開始於1950年代的法國南茜大學,法國物化學家安德列・貝納諾斯獲譽為「OLED之父」,最早的實用性OLED于1987由柯達公司的香港人鄧青雲和美國人史蒂夫・範・斯萊克兩人發現。

實用性的有機發光二極體技術研究的其中一名研究員是鄧青雲博士,他出生于香港,于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得到化學理學士學位,于1975年在康奈爾大學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另一位則是來自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的美國人史蒂夫・範・斯萊克,於1979年加入柯達公司。鄧青雲自1975年開始加入柯達公司Rochester實驗室從事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研究工作,在意外中發現有機發光二極體。1979年的一天晚上,他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有東西忘記在實驗室,回到實驗室後,他發現在黑暗中的一塊做實驗用的有機蓄電池在閃閃發光從而開始了對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研究。1987年,鄧青雲和同事史蒂夫・范・斯萊克成功地使用類似半導體 PN結的雙層有機結構第一次作出了低電壓、高效率的光發射器。為柯達公司生產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奠定了基礎。OLED英文名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縮寫:OLED),中文名(有機發光二極體)更是鄧青雲命名的。

到了1990年,英國劍橋大學物理系的卡文迪許實驗室也成功研製出高分子有機發光原件,並解決了OLED穩定性及壽命過短的問題。1992年劍橋大學成立的顯示技術公司CDT(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這項發現使得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研究走向了一條與柯達完全不同的研發之路。OLED最大的優勢是無需背光源,可以自發光可做得很薄,可視角度更大、色彩更富、節能顯著、可柔性彎曲等等。可廣泛利用在各個領域,目前OLED更多使用AMOLED技術,在2013年的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IFA)上,更有曲面OLED電視機種出現並引起注意。